而2016年7月起,国内的三类地区电价是0.8元、0.88元和0.98元。
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为51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用电量5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0%。
图4: 2014年以来分月重点行业用电量情况四、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水电当月发电量负增长截至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5.5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二、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1-9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0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0.4%。西南送华东1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1%风电完成投资462亿元,同比下降2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9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9.9%。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各省份当月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 有色金属冶炼和钢铁行业累计用电量降幅逐月收窄,化工行业当月用电量连续2个月负增长;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水电当月发电量负增长;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让人意外的是,0.5元~0.6元的公司多达10家以上,其中不乏国内大牌。
暂停补贴的消息尚未得到国家电网的确认,不过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助资金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中就写道,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电量补贴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这场征求意见会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据记者获得的可靠消息,龙源方面是龙源电力党组书记黄群亲自出席。第一财经记者曾报道,外界所传的标杆电价调整意见稿全称名为《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某分布式的项目管理者就对记者表示,分布式降补是肯定的事,不然大家都不干地面电站,干分布式去了。
以内蒙古包头领跑者项目为例,在几十份的报价中,昌盛日电、华电等两家企业的报价令人吃惊,达到了0.52元/千瓦时的史上最低价。当然,无论是分布式的0.42元每千瓦时这一补贴的降低,还是国网的暂停垫付,都要等待正式文件。
只是,分布式降多少,主管部门还需商榷。北方联合电力的报价是0.53元,英利、常州天合和山西漳泽、中民新能、深圳能源也报出了0.56元的较低价格,中节能为0.58元,正泰、东方日升及特变电工、阿特斯太阳能的竞标价都放至了0.59元。企业担忧一位光伏浙商高层就上述网传的征求意见稿感到十分担忧。现在,整个市场确有回调,但相比今年最好时期,各路组件产品的报价都跌去了30%以上。
组件一旦下跌,电池、硅片及多晶硅、周边配件价格也会随时变动,整个产业链所承受的压力极大。但是调价可能需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现有困难及电站建设目标、上网并网、限电等多重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也对记者说,国网若是真的暂停垫付,可能有几个理由:第一,第六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是针对截至2015年2月的光伏项目,因此,2015年3月及以后的项目确实要等待被选入新目录后再进行安排。下调标杆电价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国家发改委依据电价退坡政策而执行的,最终达到不给企业发出补贴、使光伏能平价上网的目的。
电价下调的幅度、执行的具体时间,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根据当前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情况,适当降低保障性收购范围内2018年新建陆上风电和2017年新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
据记者掌握的消息,部分企业希望说服有关部门不要大幅降价,并将调价的时间点延迟到明年年中。国家发改委征求各方意见,也是出于此因。
此前据传,这一讨论会的确切举行地点在国家发改委北京总部,时间为17日的下午2点半,会议的参与方有财政部经建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家电投、三峡、中广核、龙源及其他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也在邀请之列。而这两个意见最终是否完全表达出来,不得而知。对于分布式项目退坡调整机制是否执行到位,也要静观其变。1年以来,光伏产品价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虽然2016年上半年市场需求火爆,很多公司已经无组件可买,但第三季度市场一落千丈,不少电站投资商早已不再抢货,而是等着价格的继续下探。前述分布式项目管理者说,实际上,以往对于非自然人的分布式项目,在补贴目录出来前电网公司也不会垫付,这次只是明文规定了而已。第二,将降价的时间点从原先计划的2017年1月,延迟到当年6月底,从而与今年的降价时间形成一致。
分布式可能降补新的标杆电价意见稿中还提及,屋顶分布式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全部自发自用的补贴也可能变为:一类地区0.2元,二类地区0.25元,三类地区0.3元,而现定价格则是0.42元。而2016年7月起,国内的三类地区电价是0.8元、0.88元和0.98元。
而一旦实现上述最高31%的电价调整,并不利于企业的有序发展。所传的征求意见文件,事实上解释了电价下调的来由,即继续执行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退坡机制。
17日还有消息传出,国网明确,2015年3月以后投产并网的非自然人分布式项目,国网将暂停垫付0.42元/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并按照(第六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制管理。记者了解到,部分与会人士除了希望电价降幅不要太大之外,也请国家发改委修改调整的时间点,如从以往准备调整的2017年1月,改为2017年6月底,因为如果是从2017年1月执行新的电价,意味着今年7月开始的新电价政策也仅有半年有效期而已,给电站建设参与各方的时间不足,更重要的是使得电站的回报率短期内继续走低。
意见稿中调价幅度不小某光伏企业管理层向记者透露,发改委在17日召集了一场讨论会,听取各方意见,但不允许与会者对外透露更多的信息对于一些地方电力公司而言,凭借其固有的地域优势、发电资产、用户资源、配网资产,可以率先成长为发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为获得稀缺的配网资源,社会资本和电网企业将更倾向于对存量配网资产的重组并购,随之而来的是配网升级改造的市场需求。上述管理办法重点回答了电网企业是否可以参与竞争性售电、发(配)售一体售电模式是否可行、如何界定增量配网、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是否可以建专线等核心问题,标志改革进入政策落地的第二阶段。
1.核心配套文件下发,电改进入政策落地第二阶段在中央决策层、中央督查组等力量自上而下强力推进下,电力体制改革推进障碍正在清除。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拥有配电网存量资产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可以开展售电业务。
2.电网公司可以参与售电成为区域龙头本次配套文件明确电网企业也可以成立售电公司,其竞争性售电业务,也将逐步实现由独立的售电公司承担。基于电网企业多年电力市场运营经验、人才储备和大量数据支撑,电网所属售电企业将成为某个区域的龙头。
3.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售电模式得到政策许可配套文件支持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售电模式。4.配网是稀缺资源,非电网所属配网资产将炙手可热配网是稀缺资源,一是解决电力交易执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只有配售一体的售电公司可以承担结算业务。
两则文件是新一轮电改进程中的重要催化剂,为售电、配网改革红利落地创造条件市场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在派出单位领取薪酬。交易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在省政府电力管理部门、省政府授权的电力监管部门及市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和监督下,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的电力交易服务。发起成立时的股本构成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持股70%,参股企业选择中央驻晋发电集团和省内发电集团及电力用户56个。
为维护山西电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充分反映电力市场各方意愿,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未来,山西省将组建山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从山西省政府获悉,《山西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方案》和《山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方案》出台,山西电力体制改革再出新举。
山西电力交易机构为省内唯一、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市、县级不再设立交易机构。山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将由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企业、售电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各类别市场主体选派代表参加。
山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包括:发电企业代表委员4名、电力用户企业代表委员4名、售电企业代表委员4名、电网企业代表委员3名、交易机构代表委员1名、第三方机构专家委员1名。交易机构名称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暂定名)。